如何诊断青少年息肉病?襄阳东大胃肠
医院胃肠科专家指出,青少年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错构瘤样息肉,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全消化道均可发生,多分布于结肠和直肠。大多数患者无明显家族遗传倾向。
结肠性息肉一般不与其他腺瘤性息肉同时发生,其组织学结构的特点是大量结缔组织中有很多粘液腺增生和含有粘液的囊肿,间质中有大量血管组织,因此息肉质脆,易于出血。息肉大多数为单发,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球形。少数患者有2-3个。
本型息肉偶见于成人,男女发病率为2比1。起病多在6岁左右,无恶变倾向,息肉大部分发生于直肠,其次是降结肠,右半结肠少见。临床以便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占80-100%。由于息肉质脆,可于排便时脱出于肛门口,甚至自行脱出体外,或从直肠排出组织。有时伴有腹痛、腹泻或便秘,也有发生肠套叠的可能。
对10岁以下有症状者,通过直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取活检即可发现病灶并定性。钡剂灌肠检查有助于发现病灶和定位,但不能定性。在诊断本病之前,应先排除以下疾病:1、对10岁以下患儿,应首先排除腺瘤性息肉的可能;2、Peutz-Jegher's综合症,即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症,息肉也属错构瘤型,但合并有皮肤及粘膜多处黑色素斑。息肉常呈多发性,不难鉴别。
点击咨询在线专家

肠镜是诊断息肉也是好的方法,为临床金标准。传统肠镜检查,时间长、痛苦多,给肠镜检查带来困难,或者病人一听到肠检查就恐惧或拒绝检查,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检查而延误诊断及治疗,造成终身遗憾。对于肠息肉的检查,目前襄阳东大胃肠
医院胃肠科引进的奥林巴斯无痛电子肠镜,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癌、息肉、溃疡、糜烂等,图像清晰、逼真,全程无痛苦。
点击了解检查详情
已确诊的青少年息肉病患者可行结肠镜下息肉电凝切除治疗。电凝切除术是内镜治疗中重要的一种。内镜下用高频电凝术切除息肉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且病人费用较低,并发症较少,还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术后患者应注意休息,禁止激烈运动,进流质饮食,同时服用肠黏膜保护剂和止血药物。
以上是关于“如何诊断青少年息肉病”的相关介绍,通过襄阳东大胃肠
医院胃肠科专家对以上介绍,大家对于息肉病已经有所了解,专家提醒,青少年患者如出现任何胃肠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早到专业胃肠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将可能出现的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更多相关健康问题请点击免费在线咨询专家,如果您需要就诊,请及时在网上预约。